初級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一
編輯:育德園師(www.a28r.com) 2016-10-27
575
三、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9題20分,第20題20分,第21題25分,共65分)
19、閱讀材料。完成第19-21題。
臧克家《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原文
“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在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的兩年時間,我對他是有著深刻印象的。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頭”。聞先生也總是頭發零亂,他是無暇及此的。飯,幾乎忘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夜間睡得很少,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他并沒有先“說”,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績。
“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他又由唐詩轉到楚辭。十年艱辛.一部“校補”赫然而出。別人在贊美,在驚嘆,而聞一多先生個人呢,也沒有“說”。他又向“古典新義”邁進了。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
聞一多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
這個方面,情況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聞一多先生“說”了。起先,小聲說,只有昆明的青年聽得到;后來,聲音越來越大,他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
他在給我的信上說:“此身別無長處,既然有一顆心。有一張嘴,講話定要講個痛快!”
他“說”了,跟著的是“做”。這不再是“做了再說”或“做了也不一定說”了。他“說”了就“做”。
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這是人格的寫照.而且是以生命作為代價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給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說:“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張,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請傳觀。”
這是為爭取民主,反對獨裁,他起稿的一張政治傳單!
在李公樸同志被害之后,警報迭起,形勢緊張,明知兇多吉少。而聞先生大無畏地在群眾大會上,大罵特務,慷慨淋漓,并指著這群敗類說:你們站出來!你們站出來!
他“說”了。說得真痛快,動人心,鼓壯志,氣沖斗牛,聲震天地!
他“說”了:“我們要準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他“做”了,在情況緊急的生死關頭,他走到游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他終于以寶貴的生命.實證了他的“言”和“行”。
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
單元導語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許多杰出人物。他們中有叱咤風云的政治家,有決勝千里的軍事家.有博學睿智的科學家。還有給人類風險寶貴的精神食糧的藝術家……他們對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的事跡生動感人,廣為流傳。探尋他們的足跡,學習他們的精神,有利于我們的成長。本單元所選的就是這類題材的課文。
學習本單元,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課文導語
這篇課文記敘了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跡,表現了他的崇高的品格和精神。熟讀課文,想一想.我們應該學習聞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作者是從怎樣的角度選取教材和確定記敘重點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關要求
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課后練習
一、細讀全文,畫出精辟的語句,然后復述課文大意,并說出聞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前后期有什么變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二、說說下列句子的含義,注意其中加線部分的意思。
1.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
2.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3.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
4.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三、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展開討論。
1.課文的兩個部分之間,是用哪些話過渡的?把這些話找出來,說說是怎樣起過渡作用的。
2.這篇文章在敘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寫?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四、聞一多先生的事跡很多,試為本文補充一兩個事例。
學生情況
七年級.班級人數45人。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條件
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能夠演示PPT,播放視頻、音頻文件,投影實物等。
問題:
閱讀以上材料,回答課后練習第二題。(20分)
20、 請根據以上材料,為本文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指明重難點,并具體說明制定依據。(20分)
21、 請設計一段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品讀課文,賞析文章的語言美。(25分)
移動端訪問:初級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模擬卷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