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案:質量守恒定律
編輯:育德園師(www.a28r.com) 2013-07-19
896
《質量守恒定律》
一、 說教材
1、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質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化學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中的課題1。本課題包括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兩部分內容。
《質量守恒定律》一課在初中化學體系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學習了分子和原子、元素符號、化學式的初步知識,對化學反應中物質發生了質的變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還具體學習了氧氣有關的化學反應,這些知識都為本節教學提供了知識基礎。本節課的教學將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為化學方程式的教學以及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做好理論準備,因此正確認識質量守恒定律,對全部初中化學乃至今后的化學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②能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一些相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通過定量實驗,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體會自然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培養實驗操作和觀察能力。
②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對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作出解釋,培養分析、推理和綜合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增進“實踐--理論--實踐”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
②產生探究后的成功體驗,增強對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享受學習、享受科學。
確定的依據: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突出重點,同時體現全面性、綜合性和發展性,確定了以上教學目標。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
難點:從微觀的角度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確定的依據:由于學生從生活經驗中知道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質量變小或消失了。通過化學實驗的探究,使學生正確認識到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沒有變化,從而確立學生的正確觀;同時為化學方程式的正確書寫和計算奠定了基礎。學生對微觀抽象的知識感到很難理解,知識的應用能力有限,所以確定教學的重點是正確認識質量守恒定律,難點是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及其應用。
二、說教法
實驗探究式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這是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教材和學生的特點而確定的。
本節教學中有四點必須交代清楚:
1、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質量減少或消失,這是學生從生活經驗中得出最初的結論。
2、質量守恒定律是通過科學實驗得出的,不是憑空設想。
3、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很抽象的,這是正確理解質量守恒的關鍵。
4、質量守恒的應用涉及到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應用,這是學于致用。
三、 說學法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必須采取引導思考、分析、討論與交流、觀察等方法,才能正確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原因,達到教學目的的效果。
本節教學中學生應注意以下三點:
1、實驗是由學生相互配合演示的,要注意觀察實驗的現象和過程,從中可得出結論。
2、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抽象的,懂得把抽象的變為直觀的,懂得透過實驗現象分析其化學本質,這是理解的關鍵。
3、能夠聯系實際生活,應用學過的知識去解釋、解決一些化學現象和問題。
移動端訪問:初中化學教案:質量守恒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