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聯系題:教育與人的發展
編輯:育德園師(www.a28r.com) 2017-01-22
456
單項選擇題
1.提出最近發展區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
A.維果茨基
B.布魯納
C.加涅
D.桑代克
2.人的發展是指人類身心的生長和( )。
A.增強
B.變化
C.成熟
D.死亡
3.青少年身心發展的( )決定著教育工作應該因材施教。
A.順序性
B.階段性
C.差異性
D.不均衡性
4.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 )。
A.格塞爾
B.杜威
C.華生
D.霍爾
5.教師必須承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的( )。
A.客觀性
B.事實性
C.主觀能動性
D.必然性
6.兒童身心發展有兩個高速發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展( )規律的反映。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7.學生是人,是教育的對象,因而他們( )。
A.消極被動地接受教育
B.對外界的教育影響有選擇性
C.毫無顧忌地接受教育
D.能動地接受教育
辨析題
1.任何人的發展都不能離開遺傳素質。
2.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為歌唱家、科學家、詩人。
簡答題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有哪些?
材料分析題
英國心理學家高爾頓曾根據名家傳記和其他方面的材料,選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軍官、文學家、畫家、音樂家在內的977位名人作為研究對象,他把對這些名人的調查結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況進行比較,結果表明:這些名人的家屬中,出名的父親有89人,兒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中出名的親屬只有1人。因此,高爾頓認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遺傳決定的。
高爾頓的這一觀點是否正確?為什么?
答案
單項選擇題
辨析題
1.【答案要點】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遺傳素質是指從上一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機體的形態、結構以及器官和神經系統的特征等。這些遺傳素質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人的發展就是在人類特有的遺傳素質基礎上展開的。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決定人的發展:遺傳素質的成熟機制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水平及階段。
2.【答案要點】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學校教育是一種特殊環境,在青少年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表現在:
①學校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活動,它主導著人的發展方向;
②教育給人的影響比較全面、系統和深刻;
③學校有專門負責教育工作的教師;
④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點決定了學校教育所發揮的作用是主導作用。
但教育也不是萬能的,學校教育對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的發揮也是有條件的。低估遺傳、環境的影響和作用而片面夸大教育的作用是不正確的。人的發展是遺傳、環境、成熟、教育與個體實踐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簡答題
【答案要點】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有:
①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②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③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
④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⑤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材料分析題
【答案要點】
這一觀點是不正確的。理由:這一觀點是不全面的。高爾頓的研究揭示了遺傳在人的智力發展中的影響。遺傳是人的心理發展的前提或物質基礎,從這個角度來看,高爾頓的結論是正確的。但是,影響人的智力發展的因素不僅僅是遺傳,還包括成熟、環境、教育以及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影響。
環境是人的發展的現實基礎,為人的發展提供對象、手段、資源、機遇等。人的智力在與環境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家庭結構、家庭教養模式、大眾傳媒和教育對人的智力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其中,教育的影響最為重要。不同的自然物理因素也會影響個體心理發展。另外,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也對智力的發展有影響作用。在同樣的環境、教育條件下,擁有類似遺傳條件的人智力發展水平不一樣,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個人主觀能動性不同。所以說,高爾頓的結論是片面的,不夠完整的。
移動端訪問: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聯系題:教育與人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