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備考筆記:簡述學習策略的類型
編輯:育德園師(www.a28r.com) 2018-06-11
465
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結束,考的不好的小伙伴們也不要灰心,因為2018下半年還有機會,只要努力為時不晚,但留給我們的時間也不充裕,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時間為2018年11月3日,一起來學習下教師資格證的專業知識吧!
1. 簡述學習策略的類型。
【正確答案】
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方案。根據邁克爾等人1990年做出的分類,可將學習策略分為三部分:第一類是認知策略,認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組織策略。第二類是元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是學生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策略,即對信息加工過程進行調控的策略,包括對自己認知過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學生有效地安排和調節學習過程。包括計劃策略、監控策略、調節策略。第三類是資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環境和資源,以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包括時間管理策略、環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資源利用策略。
【文字解析】
先解釋一下學習策略,再回答學習策略的具體分類。
2.簡述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論。
【正確答案】
埃里克森將人格發展分成各有側重、互相連接的八個發展階段,埃里克森認為個體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上都會面臨一個確定的主題,或是說一個特定的心理危機。其中,0~18個月左右為嬰兒期,這一時期的人格沖突是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該階段的目的是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18個月到4歲是兒童早期,這一時期的人格沖突是自主對羞怯與懷疑,該階段的目的是培養自主感,克服羞怯與懷疑。 4~6歲是學前期,這一時期的人格沖突是主動對內疚,該階段的目的是培養主動感,克服內疚感。 6~12歲是學齡期,這一時期的人格沖突是勤奮對自卑感,該階段的目的是培養勤奮感,克服自卑感。 12~20歲是青年期,這一時期的人格沖突是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該階段的目的是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亂。 20~24歲是成年早期,這一時期的人格沖突是親密對孤獨,該階段的目的是發展親密感,避免孤獨感。 24~50歲是成年中期,這一時期的人格沖突是充沛感對頹廢感,該階段的目的是獲得充沛感,避免停滯感。 50歲以后是成年晚期,這一時期的人格沖突是完善對絕望,該階段的目的是獲得完善感,避免絕望與沮喪。
【文字解析】
0~18個月、18個月到4歲、 4~6歲是學前期、 6~12歲是學齡期、12~20歲是青年期、 20~24歲是成年早期、24~50歲是成年中期、50歲以后是成年晚期大家要記住年齡的分界點。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祝:逢考必過
移動端訪問:教師資格證備考筆記:簡述學習策略的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