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資格證知識點:學前兒童師幼關系的發展
編輯:育德園師(www.a28r.com) 2018-05-15
811
有人說幼兒教師資格證很容易通過,裸考也正常過,教師資格證真的很容易通過嗎?想必不是這樣的吧,近年來,隨著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越來越多,想要拿到教師資格簽證必須掌握扎實的知識,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把心儀的教師資格證拿到手,而幼兒教師資格證相比來說,可能會更難,一起來學習下幼兒教師資格證的知識點吧
1.學前兒童師幼關系的發展
(1)師幼互動的基本特征:第一,教育性。第二,交互性和連續性。第三,網絡性。第四,組織化和非正式化相結合。
(2)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的策略。第一,教師應尊重幼兒,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幼兒。第二,敏銳地捕捉幼兒發出的信息,并能做出積極的反饋、支持和引導。第三,不斷探索建立良好師幼關系的方法與途徑:①通過談話奠定情感基礎。②在平等的交往中引導幼兒自主地發展。③讓每個幼兒體驗成功的愉悅。
2.影響學前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因素
(1)社會生活環境。主要包括兩方面:社會文化和電視媒介。(2)兒童日常的生活環境。主要包括:家庭和同伴相互作用。首先,家庭。家庭是兒童形成親社會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其次,同伴相互作用。(3)移情。移情是導致親社會行為的根本的內在因素。
3.促進學前兒童移情能力發展的策略
(1)學會識別他人的情緒,是幼兒移情能力形成的基礎。①給幼兒豐富的表情。②讓幼兒看自己的表情。帶幼兒到穿衣鏡前,讓幼兒觀察自己的表情。幼兒會對鏡子中的人非常好奇,并試圖做出各種情緒,然后好奇地看鏡子里的人有什么反應,好奇心有助于幼兒用更大的積極性去探索表情的奧秘。③看圖識表情。(2)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是幼兒移情能力發展的重要環節。①表情表演。②表情模仿。③說出自己的感受。④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情感。(3)引導換位思考及聯想,是幼兒移情能力發展的關鍵。①讓幼兒扮演“他人”。②引導家長重視和幼兒的溝通。③幼兒在游戲中體會他人感受。④榜樣的力量。
4.簡述幼兒同伴關系在游戲中是如何發展的
第一,約3歲,兒童游戲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會性的,以獨自游戲或平行游戲為主,彼此間沒有聯系,各玩各的。第二,4歲左右,聯系性游戲逐漸增多,并逐漸成為主要游戲形式。第三,5歲以后,合作性游戲開始發展,同伴交往的主動性和協調性逐漸發展。幼兒游戲中社會交往水平最高的就是合作性游戲。在游戲中,幼兒分工合作,有共同的目的、計劃。第四,幼兒期同伴交往主要是與同性別的兒童交往宏鵬,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明顯。
5.簡述學前兒童性別行為發展的階段與特點
(1)幼兒性別行為的產生(2歲左右)。2歲左右是兒童性別行為初步產生的時期。具體體現在兒童的活動興趣、選擇同伴及社會性發展三方面。(2)幼兒性別行為的發展(3~6、7歲)。進入幼兒期后,兒童之間的性別行為差異日益穩定、明顯,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游戲活動興趣。這方面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在學齡前期男女孩子的游戲活動中,已經可以看到明顯的差異。第二,選擇同伴的性別傾向。進入3歲以后,兒童選擇同性別伙伴的傾向日益明顯。第三,個性和社會性方面。幼兒期已開始有了個性和社會性方面比較明顯的性別差異,并且這種差異在不斷發展中。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師資格考試資訊和考試方法,可以直接聯系育德園師的老師,老師們會在第一時間給你最專業的解答,為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祝:逢考必過
移動端訪問:幼兒教師資格證知識點:學前兒童師幼關系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