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國家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參考答案
編輯:育德園師(www.a28r.com) 2017-11-04
85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A 夸美紐斯 關鍵詞“泛智”
2.C 永恒性 關鍵詞“一切社會”
3.A 社會流動功能 關鍵詞“轉換和調動”
4.D 《愛彌爾》 關鍵詞“盧梭”
5.B 社會環(huán)境 關鍵詞“;歷史、地域”
6.C 生產力和政治經濟制度 關鍵詞“教育性質”
7.D 差異性 關鍵詞“學生不同……個性”
8.A。社會道德要求與學生現(xiàn)有品德發(fā)展水平之間的矛盾
9.C 間接性、引導性和簡捷性 關鍵詞“教學特點”
10.A 以分科課程為主 關鍵詞“高中”
11.B 課程標準 關鍵詞“綱要”
12.A關鍵期 關鍵詞“特別敏感”
13.A 整體性 關鍵詞“折線……圓形”
14.C 建立自我同一性 關鍵詞“12-18”
15.A 對教學重點用語音語調加以強調
16.B精細加工策略 關鍵詞“戲稱”
17.A 下位學習 關鍵詞“納入前者”
18.B 理智感 關鍵詞“解出難題”
19.D 強迫行為 關鍵詞“返回檢查”
20.D 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關鍵詞“關鍵”
21.C 期望效應 關鍵詞“優(yōu)秀的學生”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參考答案】
錯誤。
德育的起點是多元化的。個體的品德包含知情意行四個方面,可以以任意一個為開端。
23.【參考答案】
正確。
教學具有教育性是最早由赫爾巴特提出來的,體現(xiàn)了教學的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24.【參考答案】
錯誤。
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轉化的條件是復述。復述包含精細復述和機械復述,是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轉化的必要條件。
25.【參考答案】
錯誤。
負強化和懲罰不是一回事。負強化是去掉一個消極刺激導致行為增加,而懲罰是施加一個消極刺激導致行為減少。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參考答案】
(1)研究性學習
(2)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
(3)勞動與技術教育
(4)信息技術教育
27.【參考答案】
(1)建立健全班級組織機構。
(2)確定班級發(fā)展目標。
(3)組織豐富的班級生活。
(4)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調節(jié)、自我激勵。
(5)教導學生學好功課。
(6)組織課外活動以及校外活動。
(7)做好學生的個別教育工作。
(8)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計劃與總結。
28.【參考答案】
(1)知識觀:知識是客觀的,但對知識的解釋卻是主觀的,因人而異的。
(2)學習觀:學生不是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根據(jù)自己的經驗背景,主動的建構知識。
(3)學生觀:學習者并不是空著腦袋進入學習情境的。他們已經形成了有關的知識經驗,對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
29.【參考答案】
(1)依從階段。依從階段是指個人為逃避譴責、期望獎勵,從而表面接受他人的觀點,雖然外顯行為 與他人一致,但其情感及認知均不一致,可以說是“ 口服心不服”
(2)認同階段。認同是指個體在思想、情感和態(tài)度上認為他人的意見是正確的而主動接受他人的影 響來改變態(tài)度,在認知、情感與行為上與他人保持一致,可以說是“心服口服”。
(3)內化階段。內化是指個體將自己認同的意見或觀點融人自己的認知框架,形成內在的價值體系 與態(tài)度體系可以說是“心悅誠服”。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參考答案】
(1)義務教育要遵循掌握知識和發(fā)展智力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比如材料中“以學生學業(yè)成績、升學率為主要指標”違背了這一規(guī)律,過于強調考試成績和升學率,而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該規(guī)律要求既不能持有實質教育論,過于強調知識獲得和考試成績,也不能單純只強調能力的發(fā)展,持有形式教育論
(2)義務教育要遵循均衡發(fā)展和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對效益高的學校實施傾斜政策”,違背了這一規(guī)律,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均衡發(fā)展,而材料中的做法只強調了智育,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養(yǎng)。
(3)義務教育需要公平發(fā)展。材料中“對全市義務教育進行評估,加大教育投入”讓全市學校全面加入,削弱了“重點學校”的特殊地位.
(4)義務教育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發(fā)展理念。材料中“由教育行政部門、教育評估專家和學校組成評估小組”,擴大了評價主體,但忽略了學生、家長的參與。
綜上所述,該改革措施雖然一定程度上調整了教員資源的配置,但依然違背了義務教育均衡公平發(fā)展的理念。
【該題目作答的關鍵詞是全面、均衡、公平,考生從義務教育特點及發(fā)展、教學規(guī)律、課程改革等角度作答,只要能夠自圓其說,均可酌情給分】
31.【參考答案】
(1)根據(jù)水下?lián)舭袑嶒灒Z德提出了遷移的概括說。
(2)該理論的基本觀點是:遷移不能自動產生,具有相同成分只是遷移的前提。賈德認為,在先期學習中所獲得的東西,之所以能遷移到后期的學習,是因為在先期學習時獲得了一般原理。這種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運用于學習之中。
(3)遷移的關鍵是概括出共同的原理。
(4)該理論對教學的啟發(fā)是:
它揭示出造成學習遷移的關鍵原因是兩種學習遵循著共同的原理,而不僅僅是相同的成分,從而使學習遷移的范圍大為擴大。
概括不是一個自動的過程,而是與教學方法有密切的關系,即同樣的教材內容,由于教學方法不同,教學效果就會差異懸殊,遷移效應也大不相同。
教師的指導對學習者概括和掌握原理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引導學生對學習材料進行廣泛概括,從而發(fā)現(xiàn)導致學習遷移發(fā)生的一般原理的原則。
學習交流平臺:微信yudeyuanshi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育德園師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考試資訊,了解最新優(yōu)惠活動,還能隨時隨地與老師進行一對一咨詢!



